风雨同舟《新文化报》未来与你同行

时间:2025-05-29 08:27:49 来源:爱来了别错过

  本报忠实读者傅先生为本报社庆写诗表示祝贺新文化记者王强摄

  头戴冲锋帽,风雨身穿冲锋衣,同舟脚蹬运动鞋,新文行3月21日上午,化报68岁的未同长春市民傅大新先生精神抖擞地走进新文化报社一楼大厅,酷爱参加本报活动的风雨他在生活中还是一位幽默风趣的打油诗人。为庆祝《新文化报》改版十九周年,同舟傅先生特意作诗一首,新文行表达对《新文化报》的化报喜爱与支持。

  与你同行

  贺《新文化报》改版十九周年

  ——傅大新

  报业精英新文化,未同

  春城人民喜爱她。风雨

  改版瘦身十九载,同舟

  人见人爱把她夸。新文行

  先夸报社好领导,化报

  雷厉风行作风好;

  运筹帷幄掌大舵,未同

  报社工作有起色。

  党的方针和政策,

  坚决落实和贯彻。

  关心百姓疾和苦,

  为民解忧送幸福。

  接着再把大侠夸,

  情感倾诉就找她。

  热线连着你我他,

  心理辅导顶呱呱。

  大侠退休不要紧,

  安歌香北紧相随。

  栏目更新有特色,

  都是读者贴心人。

  夸完大侠再夸谁,

  黄马甲是有功人。

  春城大街和小巷,

  到处都是有功人。

  无论刮风和下雨,

  送报从不误时辰。

  风风雨雨十九载,

  与你同行第一人。

  作为读者中一员,

  追随报社十九年。

  酸甜苦辣个中味,

  读者最有发言权。

  与你同行十九载,

  今日社庆来发言。

  不忘初心别忘本,

  砥砺前行永向前。

  报业精英新文化,

  人人喜爱人人夸。

  大家都来把报订,

  新文化走进千万家。

  才华作打油诗是真情流露

  “我文化水平不高,写诗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《新文化报》,喜欢《新文化报》组织的徒步活动。”2016年7月,傅先生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新文化公益徒步的新闻,“当时我就加群了,从那之后只要是《新文化报》组织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。”参加了几次徒步活动的傅先生发现,徒步不仅能够锻炼身体,还能够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“有时候去净月徒步的人能有二三百,特别热闹。”与大家一同徒步游玩,让傅先生“诗兴大发”,“我创作一首打油诗也就是十分钟左右的事,主要原因是跟大家玩得开心尽兴,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就变成诗写出来了。”

  徒步有感

  腊月十一天气寒,

  徒步改在南湖畔。

  天寒地冻不觉冷,

  群友心中似火燃。

  大家热情都很高,

  紧跟群旗往前蹽。

  石拱桥上合个影,

  庄稼院里笑声飘。

  上午徒步晚看戏,

  神仙知道也来气。

  如此生活多愜意,

  谁让我要爱上你——公益徒步。

  这首诗是老傅1月27日徒步时有感而发,创作打油诗的才华让他在公益徒步群深受欢迎,“大家也都很喜欢我的诗,我也愿意创作,让大家都乐呵乐呵,喜庆喜庆。“我就用我的手机备忘录写诗,特别方便,都是为徒步而创作的,都储存在备忘录里。”傅先生希望能够将参加的活动转换成一行行诗句,等到了耄耋之年再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,回忆过往的欢乐时光。

  变化报纸让生活更有意义

  一次次参与活动,让傅先生愈发喜欢上《新文化报》组织的公益群体,“每次徒步活动都会有人带着垃圾袋上山捡拾垃圾,大家上山下山也会相互帮助,团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。”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感染着老傅,这促使他在公益徒步群的角色发生了变化,“以前我只是一个跟着从头走到尾的参与者,现在我成为活动的服务者。”他的身影要么出现在队尾,要么出现在上下坡路段,“我得在队尾,以防徒友掉队迷路,上下坡路段也会搭把手,避免有人摔倒。”

  “那天是把我累到了,第一次走那么长那么久,但我帮助了别人,我很开心,感谢《新文化报》,是它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,是它让我认识了一群好朋友。”老傅说。

  傅先生时不时还会拽上妻子参加徒步活动,“我俩徒步目的不一样,我是去呼吸新鲜空气,她去运动减肥。”话语的幽默反倒衬出老两口的浪漫。

  点赞他为“黄马甲”打Call

  “我是《新文化报》的忠实读者,我一直都喜欢读报看书,最喜欢的就是《新文化报》。”年轻时,做电工的他闲暇时的爱好就是读读书、打打篮球、乒乓球。“那个时候我在省图书馆和市图书馆办了读书卡,经常借书读,什么类型的都看。”

  作为《新文化报》的忠实读者,傅先生与“黄马甲”有着不解之缘,“咱们《新文化报》的送报员我真得竖大拇指表扬,尽职尽责,让人很暖心。”“黄马甲”已经成为《新文化报》送报员的符号,给傅先生送报的是一对母子,母亲70多岁,儿子50多岁,“名字我记不住了,但他们人很好!”2016年冬天,这位送报员的母亲摔折了胳膊,“那时候正是征集订报的宣传期,当时报纸订购价160多元一年,我知道这母子俩不容易,就给他们200元说我要订报,零钱不用找了。”几天后的一个早上,老傅听有人敲门,“我打开门一看,老人的儿子捧着一箱牛奶说要给我,我当时真的十分感动。”

  祝福祝新文化更上一层楼

  《新文化报》的19年在傅先生看来是不断创新进步的,“改版真的变化挺大的,焕然一新,之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”他最爱看体育新闻和情感倾诉栏目,“这俩版的报纸我现在也喜欢揣在包里,上地铁之后喜欢拿出来看。”看着对面拿着手机的少年,他会担忧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,“但我认为报纸有它的固定人群,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,毕竟纸张的质感手机互联网是无法替代的。”

  傅先生祝《新文化报》与时俱进,更上一层楼,“我希望《新文化报》永远能吸引读者目光,引领城市新闻风向,记录这座城市。”他希望《新文化报》随着城市的发展共同繁荣,红红火火。

  感谢同行19年感恩有你

  自3月1日《新文化报》发起“与你同行”主题互动活动的征集令以来,吸引了众多热心读者、网友的参与。大家踊跃发言,分享那些曾经最美好的时光。19年,对新文化人来说,是奋斗与坚守。“19”这个数字不仅对于《新文化报》来说有特殊含义,对于广大忠实读者的意义同样举足轻重,19年是一分一秒的堆积,在时间的注视下,你我他与《新文化报》一起成长,一起走过美好时光。

  19年来,《新文化报》全方位服务百姓生活,突出地域性、服务性、可读性,在深度上做文章,在特色上下功夫,深得读者、家庭的喜爱与信赖。

  自创刊以来,《新文化报》始终有一股顽强拼搏、超越创新的精神。每一次进步、每一次创新、每一次跨越,都充满艰辛和曲折,都凝聚了新文化人的智慧和汗水。

  亲爱的读者朋友,未来我们会继续陪伴在你左右,让我们朝气蓬勃一路同行,共创美好未来!同行十九年,感恩有你,谢谢!

  新文化记者邓胜男

推荐内容